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新华社受权于15日全文播发《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11日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这两个报告的决议,批准...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刘硕、赵文君)3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10件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聚焦食品药品、医疗服务、预付式消费等领域,紧盯新业态...
记者3月14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4486件7716人,起诉10855件21404人。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生产...
记者3月1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部门辨识度认知度、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应急管理部日前正式发布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标识正上方为五角星,以...
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严惩暴力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强化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报告记录了过去一年中国的法治足迹,让公平正义更加可...
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副主任杨剑波接受新华访谈专访,围绕网民关心的话题,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让公正司法与老百姓心中的那杆秤同频共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已经连续七年写...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海伟接受新华访谈专访,围绕网民关心的话题,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回应社会关切,严惩偷拍窃听犯罪酒店、民宿等场所偷拍窃听事件频发,群众反映强...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题:这部涉及277万多名人大代表的法律要修改,有哪些看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熊丰、李明辉  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
当今世界,信息化高度发达,无形的电磁身影无处不在,从手机信号到电视广播,从Wi-Fi到蓝牙……电磁信号已成为现代人类生产、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信息传输媒介,在带给我们便利生活的同时,也...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本报记者 王峰北京报道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为保障民事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而进行的法律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检...
作为政府社会之间、公共品供需主体之间协商对话的传统实践平台,听证会是一种重要的协商民主渠道,对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社会利益整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场场听证会,让百姓直接参与...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3日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市场准入法治化。据介绍,全国法院近三年来审理涉市场准入...
为更加方便群众申请和参加行政复议,司法部对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平台进行升级完善,将从今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在线复议工作,依托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和全国行政复议服...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凝聚力量共识 守护公平正义——最高人民法院扎实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冯家顺、李晋娴 看到人民法院为孩子们所做的务实工作、取得的成效,心里一下子就热...
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是强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促推公正廉洁司法的重要保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局局长、巡视办主任郭兴旺2月27日受访时介绍,检察机关紧盯违规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
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各级检察机关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一杀多人特别是报复社会的重大恶性犯罪、极端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最高检对广东...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熊丰)记者25日从公安部获悉,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快侦快破拐卖现案,集中攻坚拐卖积案,累计侦破拐卖现案、积案550余...
特定群体权益保护是检察公益诉讼重要办案领域。最高人民检察院2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1月至11月,检察机关围绕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新业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7件人民法院审结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指引作用,展现人民法院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
【学习进行时】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