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华,广东番禺人,生于香港。1938年,石少华奔赴延安,此后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摄影开拓者,亲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是新中国摄影事业奠基人之一。石少华曾六进白洋淀记录雁翎队抗战...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他叫王生,那年16岁,刚调到淮海军分区新二团时,战友为他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军装照。1942年7月,16岁的王生在淮海军...
0:25 0:25摄影小口诀:阴雨天气潮气足蘑菇冒头土中露相机放低拉长焦背景虚化显主角记者:邢广利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这句振聋发聩的预言出自一位时年25岁的战地记者,公认的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1912年,方大曾生于北京。读小学时,母亲...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1937年8月1日,《世界知识》杂志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这句振聋发聩的预言穿透纸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洞穿时局、精...
我要做一粒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这是摄影师沙飞这个笔名的由来。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36年,他因拍摄《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一举成名,这是沙飞新闻摄影的开始,也正...
  国博凤冠冰箱贴上市一周年  7月19日,观众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当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品牌国博衍艺推出的木质凤冠冰箱贴迎来上市一周年。...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听着这首旋律欢快的老歌,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拿起锄头、喊着号子、垦荒种地的岁月……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南泥湾》,不仅唱出了陕北江南的秀...
编者按:光阴流转,瞬间永恒。回望新华社摄影前辈们的足迹,每一幅经典影像的定格,都凝结着时代的印记。他们用镜头丈量大地,以热忱捕捉真实,在重大的历史瞬间与平凡的烟火人间中,成就...
  7月17日拍摄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主宾国泰国展台。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泰国担任主宾国,山东、广东担任主宾省。  新华社记...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抗战一线,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
  上面海报中两位老人捧着的是老战士杨杰一的照片。杨杰一1904年生于河北省肃宁县,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回民支队军事教官、大队长、参谋长等职。&ems...
编者按:时间,像一条大河,不停地往前奔流。老照片,宛如一座桥,让我们能够回到记忆中的彼岸。然而老照片都是静止的瞬间,如今,借助最新的AI技术,我们将老照片唤醒,也同时唤醒了旧时...
  7月16日,游客在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  近日,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果树瀑布景区正处于夏日最佳观赏期。黄果树大瀑布水势磅礴,在阳光的...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抗战一线,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
  与机器人互动 感受人工智能技术魅力  7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金华之光文化广场科技馆内,小朋友与智能机器狗互动。当日,浙江省金华市金华之光文化广场科技馆举办AI...
  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与2号陵(无人机照片)。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抗战一线,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
热解读7月7日,阴雨笼罩下的山西阳泉狮脑山,云雾缭绕。在狮脑山顶峰,百团大战纪念碑如同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自此东约20公里,是一片创新高地——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百年老厂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团结在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