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药方,几代匠心;一缕药香,百年传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已有57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近一半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
明明准时睡觉 清晨却像被床铺封印闹钟按停三次还睁不开眼刚坐在工位上就哈欠连天……别轻易给自己贴上懒人标签这很可能是季节限定的秋乏已上线专家提醒 人与自然同频共振秋季阳气内收 ...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田晓航)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近年来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中医专家介绍,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
国庆黄金周过半,连续多日的聚餐、熬夜、奔波,您的身体是否开始报警?别担心,新华社记者请来中医专家,教您中场重启秘籍。 记者:冯媛媛、李小波
从亳州曹操献酒的千年回响,到合肥 科里科气 的节拍,一场古今交融的贡酒文化盛宴已经启幕。作为古井贡酒的四大重要品牌IP之一,秋酿活动首次开创了2025第十二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题:对抗脑海中的橡皮擦 让中医药智慧贡献更多良方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脑海中的橡皮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形象比喻,揭示出这一无情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痛...
新华社郑州9月20日电(记者王烁、吴刚)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变大,很容易令人生病。如何预防秋季高发病?中医专家指出,此时不宜大肆进补,而应先调理脾胃,为冬季打好基础。郑州市中医院中...
低头办公、手机不离手,脖子僵硬、头晕肩沉?这可能是颈椎在喊累!中医刮痧,一板一油,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给颈椎松松绑。但刮痧也有讲究,哪些症状适合刮?哪些部位不能刮?怎么刮才真...
不挤网红店,反而钻进无评价但味道好的苍蝇馆子;不去热门城市扎堆,转头去小众县城逛吃;囤优惠券、领消费补贴,买日用品爱上简装款……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反向操作越来越多了。反向...
换季了,感冒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时人们经常想起板蓝根。那么,板蓝根能否预防感冒?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来自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在传统中医中被...
为了让更多人重视破伤风,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倡议,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日设立为破伤风日。在日常生活中,小伤口司空见惯。受点伤、破些皮,要打破伤风疫苗吗?医生提醒:这些...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为弘扬医者仁心精神,推动医疗行业德技融合发展,由北京医师协会主办的德馨于行,技精于勤819中国医师节主题活动近日在京举行。北京医师协会会长郭积勇...
0:28 1:28 中医怎么治疗甲状腺结节?新华社《健康我来说》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玉人,为大家答疑解惑。 记者:高菲菲 王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回想起两年前毕业找工作碰壁的那个夏天,李凯旋仍然无法释怀。李凯旋博士阶段攻读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当时非常想去一家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以下简称西医院),该院外科主任也想接收中西医...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田晓航、唐紫宸)7日将迎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中医专家介绍,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们需遵从秋季的养生方法,养阴润燥、收敛神气,其核心在于一个收字...
当前,在新型工业化浪潮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关乎国家战略推进的重要课题。《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逦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中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7月28日,由新华网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
新华社兰州7月23日电题:中医夜市圈粉中国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程楠、郭刚草药香由远及近,年轻人穿越其间。他们或号脉问诊、或拔罐足浴、或品尝药饮,都收获颇丰。中国农历大暑节...
  7月20日,河北省遵化市第二医院中医科的中医师在给市民贴三伏贴。  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
0:29 3:39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中医认为三伏天,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正是冬病夏治黄金期,更是养生关键期。很多人会选择在此期间贴敷三伏贴。贴三伏贴有哪些讲究,应该怎么贴,夏季...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密...